首页
会员中心
到顶部
到尾部
养老机构

记者走访多家养老机构 这个中秋超8成老人盼来儿女

时间:2013/9/24 8:39:31  作者:网络  来源:网络转载  查看:58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  阅读提示|今年中秋节,是“常回家看看”被列入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以来首个小长假。被儿女送到老年公寓、养老院的老人们,如何过节?有没有和家人团圆?大河报记者走访几家郑州的养老机构发现,中秋节期间,多家养老机构超八成的老人都是和家人一起过节。当然,仍有一些...

  阅读提示|今年中秋节,是“常回家看看”被列入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以来首个小长假。被儿女送到老年公寓、养老院的老人们,如何过节?有没有和家人团圆?大河报记者走访几家郑州的养老机构发现,中秋节期间,多家养老机构超八成的老人都是和家人一起过节。当然,仍有一些老人过节却盼不到家人来,于是,有养老机构尝试“温馨提醒”,给超过7天没来看望老人的儿女打电话。
  老年公寓登记册上,写满“回家”
  “平时来看老人的就不少,节假日更多!中秋节那天更是登记了满满9页纸。”郑州市航海路郑州老年公寓大门口,负责出入登记的苗师傅,清楚地记得中秋节探望高峰。
  记录显示,有144条家人前来探望和老人被接回家的登记,此外,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自行回家过团圆节的,有34人。两者加起来,超八成。
  苗师傅说,平日平均每天有六七十人来看望老人,中秋小长假期间,很多子女带着月饼、水果等赶来,中午一家人到外面饭店吃团圆饭,陪老人聊聊天,然后再把老人送回来;还有的开车把老人接回家,无论哪种方式的团聚,老人都特别开心。
  “回来了?”昨天上午11点多,一位满头白发、精神头十足的老太太,在儿子梁先生的陪伴下回到老年公寓,她被接回家过中秋,昨天才被送回来。老人笑着说,过节回家团聚好,平时在这里生活也很好,她觉得很知足,很有福。
  “我们这儿90%以上的老人都有人探望。”郑州市金水区中心敬老院院长臧晓辉对大河报记者说,该敬老院有80位老人,多数是不能自理的老人,接回家过节不方便,子女、亲戚等都会过来看望,也有的开车来把老人接回去吃顿团圆饭。
  每次离开,母亲不舍的眼神让她心酸
  昨天上午,郑州老年公寓804房间,年近六旬的乔喜玲伺候过82岁的老母亲吃饭,坐在床边,轻轻摇着扇子,即便不聊天,默默陪伴着,对母女俩都是幸福。
  她,是中秋小长假期间赶来看望老人的众多人中的一员。
  因为老人最近身体不太好,远在信阳的乔女士,8月份在这里陪护16天之后,趁中秋小长假又一次专程赶来,守在老人身边照顾,归期定在9月底。
  老太太住在该老年公寓八楼的双人间,已住四年。大河报记者注意到,老人的床头摆放着色彩鲜艳的假花,乔女士说,这是弟弟特意带来的,让老人看了愉悦心情。“每次要走,我妈的眼神里呀,满是依恋,恋恋不舍……”说着,乔女士忍不住哽咽。她说,自己现在也是上有老、下有小,更加意识应多在老人身边尽孝,每次离开时,她都会说尽快再来看老人,让妈妈有盼头。
  家人不来,有些老人会不吃饭、发脾气
  当然,并非每个在养老机构生活的老人,都能在中秋节和家人团圆,感受亲人带来的慰藉。
  “虽然很少,但确实有个别子女过节也不来看老人。”臧晓辉等人说,这可能和家庭环境、收入、个人素养等多种因素有关,而上一辈的言传身教更会对子女的孝行有直接影响,“孝道是家传的。”
  “一些中风、偏瘫的老人,长时间不见家人,会不吃饭,喊叫,乱发脾气。”郑州老年公寓院长高占国说,此时,老人像受委屈不开心的孩子一样。
  “有些人会觉得,花了钱把老人送来,啥事儿都交给我们了,其实不然,尤其在感情慰藉方面,我们服务再周到,也替代不了子女亲情。”高占国说,从去年5月开始,郑州老年公寓尝试根据每天的查房、巡视记录,发现有子女超过一周没来看老人,就会打电话“温馨提醒”:老人想你们了;超过10天再不来,就会再催一次。
  尽孝时机过去 拿钱无法赎回
  “能为老人做的事,想起来了就赶紧做,不做,肯定会后悔的。”郑州市民方伟超的这句话,给臧晓辉留下深刻印象,话很朴实,孝心却让人感动。
  昨天下午,55岁的方先生对记者说,老母亲因为脑萎缩后遗症失去记忆,因为工作太忙,把老人留在家怕走失,才送到金水区中心敬老院,无论再忙,他每周至少要去一次。
  方先生来后做的事,也让臧晓辉由衷敬佩这位孝子:每次来,他给老人按摩,泡脚,剪指甲,聊天,老人“糊涂”得几乎啥事都不记得。
  方先生说,他们这把年纪的人,都是为人儿女,也都为人父母,大家陪伴在亲人身边的心情,都是一样的。“家有一老,就是一宝,能尽孝的时机过去了,就不会回来,这是拿多少金钱都无法赎回的。”

 


出处:盘锦市居家养老服务平台

网址:http://www.2222110.net
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

Powered by OTCMS V2.6